序号 |
项目名称 |
发明人 |
类别 |
专利号 |
1 |
一种基于磁性固体颗粒乳化剂的油水分离方法 |
杨振忠 |
发明专利 |
ZL202110291228.0 |
2 |
一种磁控油水分离装置 |
杨振忠 |
发明专利 |
ZL202110678897.3 |
3 |
一种用于磁性颗粒乳化液油水分离的装置 |
杨振忠 |
发明专利 |
ZL202110678901.6 |
4 |
一种活性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|
杨振忠,屈开儒,张家玮,叶一兰,孙大吟 |
发明专利 |
ZL202210399456.4 |
5 |
含有机污染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|
杨振忠,孙大吟 |
发明专利 |
ZL202211700501.1 |
6 |
回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及有机锂化合物 |
赵云,亢玉琼,鲁健,李宝华,康飞宇 |
发明专利 |
ZL202210680431.1 |
7 |
电子离子双导体材料、制备方法、复合隔膜及锂硫电池 |
贺艳兵,郝晓鸽,杨金霖,王翠翠,吕伟,李宝华,康飞宇 |
发明专利 |
ZL202010969915.9 |
8 |
催化剂及其可规模化制备方法和应用 |
吕瑞涛,周灵犀,黄正宏,康飞宇 |
发明专利 |
ZL202210359971.X |
9 |
铜基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锌-空气电池 |
吕瑞涛,李一帆,黄正宏,康飞宇 |
发明专利 |
ZL202310094537.8 |
10 |
一种双通道检测的生化传感器 |
张晓艳,符汪洋,包磊 |
发明专利 |
CN202111328517.X |
11 |
一种基于大分子重氮盐的碳纳米管接枝改性方法 |
和亚宁,朱紫璇 |
发明专利 |
ZL202310336557.1 |
12 |
基于硅通孔的MEMS传感器集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|
王琛等 |
发明专利 |
ZL202210474084.7 |
13 |
基于拉曼分析的无损高深宽比结构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|
王琛等 |
发明专利 |
ZL202210373807.4 |
14 |
多模式薄膜传感器的晶圆级集成方法及电子产品 |
王琛等 |
发明专利 |
ZL202210474092.1 |
15 |
基于阻挡层绝缘层融合的硅通孔制备方法 |
王琛等 |
发明专利 |
ZL202210474084.7 |
16 |
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系统场景建模方法、系统、设备及介质 |
王琛等 |
发明专利 |
ZL202410194832.5 |
17 |
基于晶圆级封装的MEMS气体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|
王琛等 |
发明专利 |
ZL202210473821.1 |
18 |
一种基于无人机机载智能传感AI数据处理方法 |
王琛等 |
发明专利 |
ZL202410195441.5 |
19 |
测试聚乙烯多因素耦合老化动力学的设备及方法 |
杨睿,安振华,叶焱 |
发明专利 |
ZL202110591788.8 |
20 |
测试聚丙烯多因素耦合老化动力学的设备及方法 |
杨睿,安振华,叶焱 |
发明专利 |
ZL202110593878.0 |
21 |
基于深度依赖电子束的三维重构方法、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|
于荣,毛梁泽 |
发明专利 |
2023108502096 |
22 |
包含样品形状优化的叠层成像方法及装置 |
于荣,崔吉哲,郑怡 |
发明专利 |
2023114145522 |
23 |
基于系列欠焦图像的三维重构方法及装置 |
于荣,毛梁泽 |
发明专利 |
2023113310452 |
24 |
消减热漫散射和非弹性散射的扫描透射衍射方法及装置 |
于荣,崔吉哲,郑怡 |
发明专利 |
2023114506605 |
25 |
基于扫描衍射图的局域轨道函数三维重构方法及装置 |
于荣,毛梁泽,杨文峰 |
发明专利 |
202311659286X |
26 |
重构电子轨道空间分布和电子束函数的方法及装置 |
于荣,杨文峰,沙浩治,崔吉哲 |
发明专利 |
2022101139410 |
27 |
系列照明条件的叠层成像方法及装置 |
于荣,崔吉哲 |
发明专利 |
2024103084572 |
28 |
超高强度抗氢脆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|
陈浩,汪小培,刘世纯,杨志刚 |
发明专利 |
ZL202410397151.9 |
29 |
一种基于刻蚀压电薄膜的高机电耦合系数声表面波器件 |
潘峰,徐惠平,曾飞,傅肃磊,沈君尧,苏荣宣 |
发明专利 |
ZL202110371349.6 |